详情

阜城古八景到底是哪八景?

同城爆料 10752阅读
与众不同
与众不同Lv.19楼主+关注
2017-07-21 11:07 来自河北
常去阜城八景公园的老乡
你们知道‘八景’是哪‘八景’吗?

据明嘉靖《河间府志》载:“阜城八景,系明弘治年间知县傅义作。其一,‘琴台风韵’;其二,‘野寺钟声’;其三,‘漳河古渡’;其四,‘麟桥烟柳’;其五,‘五湖秋月’;其六,‘刘济邮亭’;其七,‘土峰毓秀’;其八,‘古城夕照’。清雍正《阜城县志》改“刘济邮亭”为“奎楼波映”,称“漳河古渡”为“清漳古渡”,其余未变。阜城自古地势平衍,既无山川之奥秀,亦无名胜古迹可言,所谓“八景”有的名实不符。由于历史发展变化,时过景迁,“八景”已无踪迹可查。兹据清雍正《阜城县志》将“八景”之坐落,得名之传说,及清康熙年间县令丁学显、本县人多弘馨、杜念先出于对治下景物之赞美、对故乡之热爱或对“八景”触景生情所题诗句录于下:
(一) 琴台风韵
琴台,在县治西北城墙下水中,突起一土丘,宛如小岛,相传晋嵇康曾游于阜城,在此抚琴,故有“琴台”之称。每逢风清明朗,望之,竹林风流宛然在目。丁学显诗:“魏晋清谈习已开,竹林狂士抱仙才。广陵不是人间操,月朗风幽韵忽来。”多弘馨诗:“广陵散绝几千秋,晋魏风流有故丘。遮莫琴台堪吊想,五弦不弄使人愁。
(二) 麟桥烟柳
麟桥,在县城北刘林桥村西北清凉江上,为宋伪齐帝刘豫之子刘麟所建,故名麟桥。丁学显诗:“康庄横水驾长虹,砌畔霏微烟树蒙。共喜褰裳人得济,定阳柳色送青骢。”多弘馨诗:“流芳遗臭自人招,柳压河梁惠尽饶。父子若非八稔恶,成桥何必题麟桥。”
(三) 清漳古渡
清漳古渡,在城南12里清凉江(古名漳河)畔,河有水时,乡人设舟以大麻索横水上,两岸埋桩系之,往来者挽索自渡甚便,又名“河口义渡”。丁学显诗:“泉源一派出衡漳,当日招呼此涉昂,渡口已成砂碛地,空余车马代游航。”多弘馨诗:道是衡漳古渡头,渡头不见水潺流。元圭底绩迹仍在,拽挽省劳县令舟。”
(四) 五湖秋月
五湖,在县城东5里王柳村,当年系一片洼地,广生芦苇,雨季积水。丁学显诗:“高阜何年有巨湖?烟澜数点隐飞凫。一轮皎月悬今古,清影双明满荻芦。”多弘馨诗:“野潦空明赛巨湖,蒹葭十里睡鸥凫。秋来皓月双清影,为问鸱夷见也无?”
(五) 野寺钟声
野寺,在城南8里韩村西有一古寺院名韩村寺,寺中僧人届时撞钟,钟声悠扬,四野皆闻。丁学显诗:“暂息奔驰午睡浓,忽闻清簌度疏钟。老僧不识冲途苦,得句频敲不记重。”多弘馨诗:“古刹荒凉不记年,野僧散尽少檀烟。夜来谁撼钟声动?敲醒贪痴梦里天。”
(六) 土峰毓秀
土峰,在城西郭内,俗呼魏征墓。传说魏征是阜城红叶屯人,据考系讹传无疑。丁学显诗:“平峦突起映人文,汉阜岚光隐暮云。红叶屯前多胜概,野人指点魏公坟。”多弘馨诗:“古来人?(jiān)说元成,十渐表传岳岳名。马鬣不随陵谷堙,常留姓字到田更。”
(七) 古城夕照
古城,在城东20里即今古城镇,传为晋大夫赵简子所筑,故又名简子城,原为阜城县旧治。古城周围在古代曾一度是水乡,多种水稻、桑、麻。傍晚时,城垣和郊外的农田树木,交相掩映,景色优美。丁学显诗:“返照金霞映眼明,花村耕牧远行旌。当年采色伴鸣玉,薄暮烟生简子城。”多弘馨诗:“凭吊闲登简子陴,桑麻犊彘护疏篱。樵歌数曲高舂里,不道何人怨茧丝。”
(八) 奎楼波映
奎楼,在县治东南城墙上,下临城湾,每遇积水波生,夕阳斜映,金碧动摇,荡漾空际。抗日战争时期拆毁。杜念先诗:“水里芷兰水外莎,层楼水畔耸檐阿。流丹飞采迎眸照,万丈奎光耀碧波。”

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~

感谢您的赏脸阅读

3
5
10
15
20

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

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

可能感兴趣

没有任何回帖,回复抢沙发~
2 7
城市通